台湾海峡的命运之钟:收台战略的步步紧逼配资怎么用杠杆
2024年7月30日,国台办记者会上掷地有声的警告,预示着台湾海峡局势已进入不可逆转的收台新阶段。 赖清德当局“两岸互不隶属”的顽固“台独”言论,彻底撕裂了最后的幻想,也宣告了大陆“花钱买感情”的“全面惠台”策略的彻底终结。这并非突发事件,而是大陆长期战略布局的必然结果,一个以“温水煮蛙”为策略,融合军事威慑、经济施压和民航渗透的精妙计划,正稳步推进。
其核心,在于2024年1月30日中国民航局的一纸公告。看似技术性的M503航线偏置取消,实则宣告了那条长期存在却从未被大陆官方承认的“台海中线”的彻底作废。 这条自2015年设立以来,便向大陆一侧偏移10公里的航线,曾是照顾对岸情绪的象征,如今,这份“客客气气”的规矩被毅然收回,标志着大陆对“台湾海峡是中国内海”主权的明确宣示。 这并非简单的航线调整,而是法理和实际行动的双重宣告,向全世界展示了大陆在台海问题上的强硬姿态。
这一举动并非空穴来风。其根源可追溯至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,彻底打破了台海原有的微妙平衡。解放军随即启动大规模环台军事演习,军机、军舰环岛合围,导弹阵地全天候待命,给台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。这场演习,事实上已将“台海中线”抹去,解放军此后频繁穿越“中线”,已成为“新常态”。台湾的抗议徒劳无功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军事现实的改变。
展开剩余68%军事威慑的常态化,为后续的民航调整奠定了基础。M503航线偏置的取消,是军事突破向“民用化”和“合法化”转化的关键一步。紧随其后,大陆进一步部署了W122和W123两条东西向衔接航线(2024年4月19日启用),将M503航线与福州、厦门等沿海城市连接,形成便捷的空中交通网络。 2025年7月6日,W121航线的启用将使台湾海峡西侧空域被民航航线覆盖,形成一张密集的空中网络,让台军防空系统疲于应对,最终被消耗和麻痹——这正是“温水煮蛙”战略的精髓所在。
与此同时,经济施压也同步进行。台湾长期以来对大陆保持巨额贸易顺差,这本应是两岸经济融合的纽带,却被一些人利用来支持“台独”活动。自2023年起,这一顺差开始下降,大陆开始对支持“台独”的企业和金主实施精准打击,取消ECFA框架下的部分关税减让,停止采购部分台湾农渔产品,让台湾经济感受到切肤之痛。
美国因素也值得关注。美国对台湾的政策,正从口头上的“挺台”转向实际上的“榨台”。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台加征20%关税便是明证。美国所谓的“挺台”,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战略考量,台湾只是其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棋子,甚至是一只随时可被榨取的“肥羊”。 美国军舰偶尔穿越台湾海峡,更像是给自己壮胆,而非真正支援台湾。
面对大陆的步步紧逼和美国“靠山”的虚弱,台湾内部也出现动摇。赖清德当局据说因军心不稳,被迫加强内部监控,显示出外部压力和内部动荡的双重影响。
大陆的强大实力是其底气所在。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的威慑,以及055大驱、075两栖攻击舰、歼-20、歼-16等先进武器装备的部署,都彰显了大陆压倒性的军事优势。 2025年4月可能进行的环台军演,将进一步展示解放军快速反应能力,对台湾形成更大的震慑。 与此同时,大陆也采取“胡萝卜”策略,例如从2025年7月1日起免收台湾同胞首次申办台胞证工本费,以区分“台独”顽固分子与普通民众,瓦解“台独”势力。
废除“台海中线”,标志着大陆在台海问题上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塑造,牢牢掌握了主动权。 这一举动是“收台”战略的重大拐点,预示着统一已成大势所趋。 赖清德之流逆历史潮流而动,最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 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,只是时间问题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公司配资炒股_股票配资炒股公司_正规股票配资炒股平台观点